根据上海市病媒生物监测
最新结果显示
7月出梅,气温大幅升高
降水增多,蚊蝇繁殖加快
蚊虫密度将达到全年高峰
此外
监测还显示
能传播登革热等传染病的
白纹伊蚊数量也呈现逐步上升趋势
需格外当心
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媒科负责人刘洪霞透露,从目前来看,7月蚊虫密度较6月有所上升,但较去年(2022年)有所下降。其中,7月开始伊蚊监测的数量有逐步上升的趋势,每周平均增长速度在10%左右,基本上7月份就会达到高峰了。
为应对蚊虫高峰期,
专家倡议,
每一位市民都积极参与到
“三清”工作中,
即清理环境、清理堆物以及清理积水。
哪怕是小小的矿泉水瓶盖
或啤酒瓶盖子,
只要有积水就可能孳生蚊子。
而暑期出境旅游市民增多,
卫生部门也特别提醒市民:
当前东南亚、南美洲等地
登革热处于较高流行,
外出做好防蚊措施,
回国后密切关注身体变化。
如果去过登革热疫区的地方,
则应尽可能穿着浅色长袖长裤,
并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上
喷洒蚊虫趋避药物。
回来之后如果发现发烧、
头疼、关节痛等症状,
要及时就医,
并且告诉医生旅行史以及蚊虫叮咬史,
便于医生能够及早准确地进行判断。
但夏季蚊虫增多,
你可能也会发现一个现象:
咦,蚊子为什么老是青睐于我?
事实上,你不是一个人。大约有20%的人对蚊子来说尤其“美味”。这一部分人是因为皮肤新鲜娇嫩、血液更加香甜吗?又或者,你是传说中最受蚊子喜爱的O型血?你是否每天都在被蚊子骚扰、打蚊子的恼人循环中?
其实,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蚊子具有区分血型的能力。
那么,
哪些人群更符合蚊子的“口味”?
二氧化碳排出较多的人
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对蚊子而言具有强烈的趋食性。二氧化碳排得多的人,聚集在他身体周围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,在蚊子独特的视野中所呈现的“图像”就会更加清晰,便于蚊子进行定向追踪。
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终究美好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你可能也喜欢
- ♥ 碰瓷式维权必须叫停08/17
- ♥ 《科学》刊发中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,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参与07/06
- ♥ 淄股一周:卓创资讯发布年报,新华制药独家原料药获批03/18
- ♥ 适合送爸爸的礼物有什么?09/07
- ♥ 余承东终于提Mate60 Pro了09/13
- ♥ 李玟因抑郁症轻生,不久前她才说:从来不怕任何困难07/06